完美体育平台

集团文件

集团地址

德阳市千山街三段87号
咨询电话
0838-2552880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第五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发布时间:2015-06-11 15:00    阅读量:0

序言

       四川现代教育集团是一家以职业教育为主体,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大型专业化教育集团,拥有四川省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四川省孝泉师范学校)、德阳旅游职业学校、会理现代职业学校、西昌现代职业学校、四川现代科技职业学校、德阳外国语学校、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成都市创业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成都市创新就业培训中心等10多个教育机构,现有学生5万余人,教职工近3000人。

       回顾既往,我们豪情满怀。集团在董事长苏华的带领下,经过20多年艰苦创业特别是过去五年的迅猛发展,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集团事业基础更加扎实,教育体系更加完备,综合实力更加强大,管理机制更加完善,社会影响更加深远,发展后劲更加充足。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集团目前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一是随着公办学校灾后重建任务的完成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集团原有的比较优势在逐步缩小,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二是根据教育发展趋势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集团教育门类和规模还要适度扩展,基础能力建设依然繁重,教育投入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三是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和多样化教育的需求,集团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特色需要更好彰显;四是按照建设全国著名教育品牌和示范性教育集团的要求,集团需要改变发展模式单一、共建共享机制不够完善的状况,建立更广泛、更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改革、完善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五是集团和各成员单位需要进一步实施人才战略,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为实现集团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从现在起到2015年,集团发展面临重要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人才和科技的支撑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尤其是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实现国家教育发展目标,推进教育改革创新,为集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推动集团又好又快的发展,实现集团新的跨越,是时代赋予我们新的重大使命。

       未雨绸缪,超前谋划,是集团科学发展的需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是集团创新发展的需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是集团跨越发展的需要。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关心下,在集团全体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四川现代教育集团的事业将更加辉煌,明天更加灿烂!

    一、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发展高端、优质、特色教育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面向市场、开放合作、优质服务、追求一流”的现代理念,发扬“与时俱进、同心协力、忠于职守、孜孜不倦”的现代精神,加快推进集团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提高质量、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工作方针。

       把育人为本作为集团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集团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在实现规模数量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质量提升。要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全方位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集团发展的强大动力。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创新集团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完善集团治理结构、量化目标管理办法,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招生就业办法改革,积极进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把开放合作作为集团发展的重要手段。要立足四川,放眼全国乃至全世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型教育体系,在开放中寻求合作,在合作中实现发展。充分发挥团队作用和集团化办学优势,以实现集约化办学为目的,在统筹协调的基础上,各学校的设施、设备、课程、教师等教育教学资源,实行互通有无,互相开放,互为利用,最大程度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优化投资,提高质量,增强效益。

     (三)战略目标

       到2015年,集团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建成管理科学、运转高效、质量一流、品牌卓越、效益显著的全国著名教育品牌和示范性教育集团。

       实现教育规模新的跨越。到2015年,集团在校在籍学生人数达到10万人,教职工人数达到5000人,教育资产规模突破20亿元。

       健全功能强大的教育体系。在继续做强做大中等职业教育、做精做优基础教育的同时,实现学前教育的重大突破和高等教育的重大进展,积极发展民族教育、终身教育,逐步渗透和延伸特殊教育,构建起规模较大、结构优化、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现代教育体系,进一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

       提供丰富多彩的优质教育。到2015年,集团所有中职学校均建成省级示范中职以上学校,确保2所、力争4所建成国家级示范性中职校,建成1所全国优质特色中职校、1所国际知名中职学校。重点打造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优势或影响的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培养一批名牌校长、教师和学生,形成特色比较鲜明的教育品牌。集团幼儿园 、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学校进一步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建成区域内的精品学校、特色学校、龙头学校、示范学校,成为人民群众首选的目标学校。

       构建先进的技术支撑基础。加强集团及所属学校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全面建成集团、学校互联互通信息网络,建设集团管理信息系统、公共信息资源库,开发具有集团特色的课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应用,计算机生机比5:1,中小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资料达到省定标准,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实验实训设备达到或超过全国同类学校平均水平。

       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量化管理目标责任制等基本制度更加完善,民办公助的办学体制深入探索,集团发展机制更加科学,发展模式更加多样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机制健全,集团教育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

     (四)改革创新职业教育

       1.适当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到2015年,集团中等职业学校达到6所以上,在校生人数达到3万人以上,其中四川省中江职业中专学校1万人以上,四川省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德阳旅游职业学校、四川现代科技职业学校合计8000人以上,会理现代职业学校6600人,西昌现代职业学校6600人,德阳市职业技术学校2000人以上。

       2.着力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到2015年,集团所有中职学校均建成省级示范性中职以上学校,其中中江职业中专学校建成国际知名中职学校,德阳黄许职业中专学校建成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会理现代职业学校、西昌现代职业学校确保建成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力争建成国家级示范性中职学校,德阳旅游职业学校建成全国优质特色中职校。大力实施“三精”、“三名”工程,每一所职业学校重点建设3-5个骨干专业,确保省级重点中职学校至少有1个省级重点专业,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至少有2个省级重点专业,全国示范性中职学校至少有3个省级重点专业,通过重点打造一批精品专业、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培养一批名牌校长、教师和学生,形成集团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品牌。

       3.推动职业教育转型升级。转变职业教育发展理念,在注重规模数量扩张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抓紧开发一批新专业、改造一批老专业。全面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工业文化对接,深化课程改革,创新教学方式,做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每个职业学校都要实施1-2门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增强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的真实性,积极推进讨论式、探究式、协作式和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

       4.加强校企紧密合作。积极探索职业学校与企业间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紧紧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建设一批创新型“校中厂、厂中校”。今后五年,集团力争同100家有影响的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确定的合作企业应不少于50个,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确定的合作企业不少于30个,每个市级重点以上专业都要有3至5个相应的合作企业。职业学校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应不少于50%。大力实施企业家进校园、教师进企业“双进”计划,职业学校每学年要选派10%以上的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2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同时每个职业学校常年至少聘请或调进5个以上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5.实施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按照统筹规划、多元共建、资源共享、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开展多层次、多样化、多功能的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重点或骨干专业均应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其它专业建立必要的校内实训场所,所有专业要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设备利用率达到90%以上。建立集团内的师生技能大赛制度,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到2015年,力争2-4个实训基地进入全国1000个重点建设实训基地行列。

       6.广泛开展职业培训。要适应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要求,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成人继续教育。成都市创业人力资源交流服务中心、成都市创新就业培训中心及各职业学校要加强对企业职工、退役士兵、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及各类在职人员的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积极参与社区教育。到2015年,集团面向全社会的各种职业培训年均超过3.6万人。

       7.整体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水平。全面推行职业教育标准化管理,职业学校管理水平、办学质量、竞争能力居全省前列。学生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大幅度提高,确保毕业生“双证书”获证率达90%以上,当年就业率达96%以上,对口升学人数逐年增加。

     (五)巩固提高基础教育

       1.稳步扩大基础教育规模。通过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再创建1所基础教育精品学校。到2015年,基础教育在校生规模发展到1.6万人以上,其中德阳外国语学校7000人以上,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3000人以上。

       2.精心打造基础教育品牌。德阳外国语学校普通高中教育在发展特色的基础上,着力提高高考本科上线率和重点本科上线率,实施“双百”计划(每年100名学子保送进入国家重点大学就读,每年100名学子到国外优秀大学就读),争创德阳普高第一品牌。德阳外国语学校的义务教育和中江县继光实验学校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彰显办学特色,各项主要指标名列全市前茅。

       3.实施基础教育特色发展计划。基础教育学校在巩固小班、外语、家教式服务等特色的同时,要建设3-5个特色项目,不断创造新的办学特色和竞争优势。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浓厚的育人氛围。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大批特长教师。要加强实验教学和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加强语言教学,在校园日常语言交流中全面推行普通话和英语。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建设一批国际化课程。

       4.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素质教育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德育为首,突出理想信念、公民意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针对不同学段各有侧重地开展行为养成、道德认知、情感体验、理想信念教育,不断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完善德育评价机制,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能力为重,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和通用技术课,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坚持全面发展,加强体育、艺术、心理健康、科技创新教育,重视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倡导参与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大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机制,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育人过程中的基础作用。

     (六)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1.抢抓学前教育发展机遇。学前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为解决目前“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国家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集团今后5年内,将抓住普及学前教育这一难得机会,在德阳等中心城市规划建设5-6所高等级幼儿园,使集团幼儿园在园儿童达到3000人左右。

       2.提高学前教育办学水平。德外幼儿园到2015年建成四川省示范性幼儿园,其它新建幼儿园全部按照省级示范性幼儿园的标准科学规划、精心设计、高质量建设。严格执行幼儿园教师资格标准,健全和规范保健教师、保育员、营养员培养培训机制。遵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游戏为基本形式,保障幼儿快乐健康地成长。

     (七)积极开拓高等教育

       1.加快高等院校创办步伐。积极争取教育部、中国地质大学和省、市政府的支持,做好“中国地质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科学论证、规划、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2011年得到教育部筹设批准。

       2.发展特色鲜明的高等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一旦批准建设,集团将举全力,组建得力班子,加快基本建设步伐,保质保量完成30万平方米基础工程建设,引进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学工作方案,引入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加强学科、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及团队、基础课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教科研等基础建设,努力建设一批水平较高的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创新团队和现代化的实验教学基地,争取五年内在校生人数达到1.2万人,力争建设成为全国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八)稳步发展民族教育

       认真总结在凉山州发展民族教育的经验,继续发挥优势,在办好会理现代职业学校的基础上,尽快建设好西昌现代职业学校,并争取通过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在少数民族地区举办一所新机制、高水平基础教育学校,使集团民族教育在校生人数达到2万人。切实加强民族地区教育管理,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社会的大力支持,遵循民族教育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全面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促进民族大团结、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繁荣民族地区文化作出积极贡献。

    三、保障措施

     (九)创新体制机制

       1.完善集团治理结构。采取投资或协议加盟等非投资方式,适当吸纳集团成员单位,由学校、企业、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组成的成员数量达到20个以上。按照决策、执行、监督有机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加强集团董事会建设,形成决策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较强的集团治理结构和管理框架。修订、完善董事会章程,做好董事会换届工作,优化董事会结构,提高董事履职能力,推进董事会决策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完善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晰集团与学校的责权关系。建立董事会信息披露制度和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准确地披露集团信息。

       2.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校长选拔任用办法,适当扩大校长在学校发展规划、办学模式、育人方式、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修订、完善学校章程,健全学校校务委员会、校长办公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基本制度,落实依法治校和校务公开的各项要求,积极推进学校内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深入推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制,加强校长工作的评价考核。

       3.继续探索民办公助办学体制。认真学习、理解国家有关扶持发展民办教育的政策、法律法规,积极与有关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完善民办公助的办学体制,积极履行有关义务,继续争取政策支持,形成独特的办学体制优势。

       4.强化集团机关管理职能。按照科学、精简、效能的原则,合理设置集团职能机构和工作岗位,严格定责、定岗、定员,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建立健全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集团机关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经常深入学校和基层,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及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大兴学习之风、调研之风,大力提高机关管理人员的政治业务素养。重视教育宏观政策和集团发展战略研究,提高集团决策水平、应变能力。加强集团和学校党组织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预防和惩治各种腐败现象,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要加强公文处理和信息、统计工作,切实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

     (十)强化队伍建设

       1.做好人才战略规划。21世纪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集团最宝贵的资源,也是集团最大的财富。为确保集团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集团和所属学校都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制定人才战略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广聚英才;知人善任,任人唯贤;能者授权,功者受禄 ;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着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良好、忠诚可靠、能打硬仗的管理团队和教师队伍。到2015年,集团教职工总数达到 5000人,在专任教师学历全面达标的基础上,通过引进、培养人才,使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员超过10%,其中高校教师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达到9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80%以上。

       2.积极引进优秀人才。集团制定配套优惠政策,搭建人才引进交流平台,建立人才储备制度,营造宽松、和谐环境,不断增强吸引和集聚人才的能力。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力度,建立完善集团和学校常年引进优秀人才制度,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和人尽其才的分配机制、奖励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真正使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获得一流报酬,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劳动的价值和人才的价值。

       3.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建设全国著名教育品牌,需要建设一流管理队伍。要完善人才选用机制,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任用学校领导干部和集团高管人员。按照“因事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严格考核,合约管理”的原则,加强中层管理机构建设,优化中层管理队伍结构。建立健全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全面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建立和完善管理人员评价考核机制,从“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为合理分配、有效奖惩及培养、任用提供科学依据。建立集团和学校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制度,搞好“传、帮、带”,促进大批优秀青年管理人才脱颖而出。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人才兴校思想,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职工队伍。参照国家有关标准,结合集团办学实际,做好学校教职工编制动态管理。按照民办公助办学要求,积极争取政府事业编制,确保优秀教师、优秀人才优先占用国家事业编制。严格实行教师准入制度和全员聘任制度,完善教师招聘录用、退出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学历水平,改善职称结构。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引导广大教师教书育人、敬业爱生、遵纪守法、为人师表。建立定期表彰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工作者制度。完善教职工工作考核及分配制度,建立教职工正常增资机制,落实教师绩效工资,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当地同类学校水平。完善教职工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学校民生工程建设,改善教职工集体福利,为广大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十一)保障经费投入

       1.增加经费投入。今后五年,集团将通过调整支出结构、争取政府支持及适当融资等办法,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预计投资规模达到8-10亿元。要确保中国地质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西昌现代职业学校等重点工程的顺利完成,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充实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和图书资料,保证集团、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保证教职工工资的及时足额发放和稳步提高。

       2.加强收费工作。按照国家制定的民办教育收费政策,合理确定收费标准,及时完善备案审查手续,坚持依法收费,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将收费工作纳入集团对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应收尽收,严禁乱收费,杜绝欠费。集团财务部要加强学校收费工作的综合协调及监督、服务。

       3.严格财务管理。严格执行集团预决算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坚持重大项目董事会决策、大额经费开支集体决定制度,严格控制预算外支出。建立健全学校经费监督管理制度和使用效益评价、考核机制,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逗硬实施奖惩。加强基本建设投资管理,完善资产配置、使用、清理、登记、处置制度。在部分学校试行设立总会计师制度,提升经费使用和资产管理的专业化水平,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4.坚持勤俭办学。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任何时候都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厉行节约。集团基础设施建设、原材料采购、食堂经营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减少浪费。公务接待费、车辆运行费、办公费等要尽量压缩,减少开支。大力提倡节电、节水、节油,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要求。

     (十二)重视教育科研

       1.建立健全科研工作机制。教育科研是集团具有基础性、先导型、全局性的重要工作。要树立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理念,进一步健全集团和所属学校科研工作机构,加强科研队伍建设,设立教育科研专项经费,完善教科研工作制度,充分发挥教育科研为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创新实践提供专业引领和指导服务的职能。集团及所属学校管理人员、广大教师都要积极参与、支持教科研工作,为教育科研提供必要的条件。

       2.提升科研工作水平。坚持为集团及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服务的宗旨,以职业教育研究为重点,以应用性研究为方向,突出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规律性问题研究,努力提高集团科研工作水平。各学校要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学竞赛、听评课等活动,在抓好校本科研的基础上,每年要有市级以上课题研究。集团教科所要加强学校科研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围绕集团发展的一些重大、关键问题,组织开展重点研究和攻关。积极申报和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课题研究,形成一批对集团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要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切实加强同国内外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集团科研工作实力。

     (十三)营造良好环境

       1.加强舆论宣传。加强同国家和地方主流媒体的合作,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集团和所属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正面宣传,提高集团美誉度和社会关注度。进一步办好集团报和集团及各学校网站,加强信息资源建设,使之成为集团对外宣传的主要喉舌和窗口。

       2.争取各方支持。集团和学校要主动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经常汇报工作,加强沟通协调;同各有关部门加强密切联系,主动争取指导;同有关行业、企业、院校加强广泛协作,建立互惠互利的紧密合作关系。

       3.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范围和渠道,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展“校对校”、“师对师”、“生对生”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积极吸引省内外知名教育、科研机构以及企业以各种方式参与合作办学,吸引更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集团从事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逐步提高集团外籍教师比例,尝试引进境外优秀教材,着力提高集团教育的国际化水平,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4.维护安全稳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妥善处理各种事端,确保校园安全。加强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发展警校共育成果,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

       5.注重文化建设。围绕集团共同理想、经营理念和价值标准,在传承集团“爱、真诚、和谐”的核心文化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集团精神文化体系,编制《集团文化手册》,不断增强集团感召力、凝聚力、向心力。

     (十四) 加强督导考核

       1.提高执行力。加强执行力建设,确保政令畅通,是集团事业成败的关键。集团所有管理人员及学校领导班子都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从自身做起,狠抓落实,率先垂范。领导者、管理者都要增强主人翁意识,“用心、用情、用力”做事,坚持说了就算、定了就办,切忌阳奉阴违,拖拖拉拉。

       2.强化制度约束。加强制度的系统化建设,细化落实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在集团量化目标管理中,加大对贯彻集团董事会决策、落实各项任务、遵守规章制度等情况的考核力度。

       3.加强督导检查。建立健全集团督导机构,建立完善督导工作制度,坚持每年对学校(中心)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性督导评估,并根据情况组织专项督导,开展经常性督导。建立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制度和限期整改、责任追究制度,将督导结果与单位负责人考核挂钩。

实施

       本《纲要》是建设全国著名教育品牌和示范性教育集团的蓝图,是指导集团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贯彻实施《纲要》,是本集团十分重大的系统工程,意义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加强领导。集团成立《纲要》实施领导小组,由集团董事长任组长,有关董事任副组长,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和集团机关有关部室负责人为成员,统筹部署、指导实施工作。

       明确任务。在集团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集团发展部负责具体的综合协调工作,其他部室分工负责,积极配合,密切协作。集团各成员单位围绕《纲要》,结合实际,尽快制定实施方案,层层分解落实任务,抓紧组织实施。

       认真督查。将实施《纲要》情况纳入集团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开展阶段性工作检查,进行综合考评。根据实施情况,对成员单位负责人进行表彰奖励或劝诫问责。

       营造环境。集团成员单位要广泛宣传《纲要》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动员全体教职工关心、支持集团事业的改革发展,为《纲要》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环境和浓厚氛围。